1.党委履行哪些监督职责
党委应该履行以下监督职责:
(1)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监督上级党委、纪委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派出的工作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对所属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
(2)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明确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在党内监督方面的任务和要求。
(3)制定贯彻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决议、决定的措施,研究解决党内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4)对党委常委、委员,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5))对下一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
2.党委的主体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
党委(党工委、党组)要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切实履行好组织领导、健全机制、作风建设、防治腐败、教育管理、支持保障和正己范人之责,细化责任内容,强化对同级纪委工作的领导,定期向上级党委和纪委报告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做到集体领导不松手、“一把手”尽责不甩手、班子成员履责齐上手。纪委(纪工委、纪检组)要切实担当起监督责任,履行好组织协调、维护党纪、查办案件、执纪监督、教育预防、追究问责之职,直面问题,发现问题如实报告和处理。党委(党工委、党组)是领导主体、落实主体,也是工作主体、推进主体;纪委(纪工委、纪检组)是监督主体、执纪主体,也是问责主体、管理主体,要在明确自己职责的基础上,共同发力、协调推进,切实提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执行力。
3.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是指什么
一是选好用好干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首要是选好干部,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格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在中心干部管理上,严格按照《干部选拔条例》和有关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制定《环卫中心干部培养、选拔、聘用工作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科级干部公开竞聘选拔上岗和年度述职述廉、群众测评等措施。从严把好标准关、人选关、考察关、审批关、纪律关、监督关,巩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激发干部的创造活力。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作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治本之策,也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聚焦“四风”抓整改,坚决把纠正“服务群众不到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对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现实考验,在认识上更加深化,在行动上更加坚决,在措施上更加有力,在问责上更加严格,持续深入推进中心作风建设,不断推动环卫事业发展,提升职工群众对中心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三是建立完善的预防腐败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首先,在全面落实中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础上,结合内部控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心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建设。以清权、确权、分权、制权、示权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科学配置权力结构,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增强风险防控的有效性,推动中心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其次,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和教育。一方面抓好中心领导班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以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为核心,规范权力运行。另一方面认真做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向基层延伸,加强对基层单位和重点岗位的风险防控,依托党务公开,强化群众监督,动员群众力量一起防范基层存在的廉政风险。对科级干部继续加强廉政谈话、任前谈话、专题约谈、述职述廉和民主测评等工作,促进干部廉洁从政。最后,实施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动态化管理。针对中心基建工程较多的情况,将基建工程管理列为重点防控管理内容,对垃圾楼升级改造、公厕改扩建、内部场站建设等工程的公开招标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工程建设中,中心纪委加大监督力度,派专员参加工程建设例会,增强风险防范管理的及时性和实效性。
四是支持纪委开展工作,全面落实监督责任。一方面要完善党委主体责任体系建设。及时调整中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的党风廉政职责,强化责任意识。从责任主体上,明确党委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班子成员的领导责任、基层领导班子及成员的领导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层层分解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严格责任追究,实行“一案双查”,既查直接责任,又查领导责任;既查案件本身的问题,又查监督监管不力的问题。从责任内容上,明确把选好用好干部,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做好表率五个方面作为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重点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对纪委日常工作的支持力度,强化监督职能,完善监督机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党风廉政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在工作部署会上,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的原则,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同时抓好责任制的延伸,各基层单位与有业务处置权的岗位人员分别签订责任书,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形成中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中心重点岗位的全面覆盖。
五是党委书记做好表率。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党委“一把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能否落实关键在班子,关键在“一把手”。作为党委书记,要履职尽责,明白自己的职责所系,牢记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这一基本原则。这是对各级党组织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特别是对“党委书记”的要求。作为单位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要带头落实“一岗双责”和当好廉政勤政的表率,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谋其政尽其心;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做到常研究、常部署,带头抓、具体抓,种好“责任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守土有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表率。
4.党委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什么责任
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
1.从概念上看:党委的主体责任指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统一领导、直接主抓、全面落实的责任,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列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统一研究部署、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考核;要督促各职能部门充分履职,也要督促下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2.从地位上看:党委的主体责任是由党委的领导地位和党委统一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主体定位所决定的。主体责任,顾名思义,就是主要责任人是谁或者谁应当承担主要责任。主体与责任颠倒过来即责任主体,也就是说,谁承担主体责任,谁就是责任中的“主体”角色,要负主要责任。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负主体责任,意味着党委就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党委应该负全面责任、负总责。
3.从责任主体上看:党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主体。党委的主体责任包括党委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班子分管领导的领导责任。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的集体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应当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
4.从责任内容上看:一是领导责任。全面领导本地区、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定期研究、分析、部署。二是教育责任。组织本地区、本单位党员干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三是管理责任。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既要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选好管好干部,又要积极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推动权力阳光运行,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长效机制。四是督导责任。对本级党委各部门、下级党委(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抓反腐倡廉工作情况,对纪委履行监督责任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督察、指导,组织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偏。五是示范责任。各级党委(党组)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自身的反腐倡廉建设,并教育和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做到勤政廉政、一心为民,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5.党委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什么责任
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是提升治理腐败能力的手段和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的意识和举措。在制度规划上,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使制度彼此之间协调、配套,形成体系。
围绕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关键问题,明确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及履责的相关要求,确保责任主体任务明确、履责有依、问责有据。一方面,建立下行传导机制。
通过上级带下级、上级促下级,逐级逐层传导主体责任,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到各级党委。另一方面,建立上行报告制度。
制定出台各级党委(党组)定期向上一级党委和纪委报告履行主体责任情况的制度,建立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报告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的制度,健全完善下级党委向上级党委或纪委述职述廉制度,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逐级落实的完整链条。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厘清责任、落实责任。
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当好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统一领导;党委和纪委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签字背书”,加快形成有错必究、有责必问的责任追究制度。在制度设计上,以管用为目标,注重从实际出发谋划,制定完善主体责任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内容和重点,强化考核程序和结果运用,增强制度约束的“刚性”。
在制度修正方面,在制度查漏上要对现有的补缺、修缮、巩固。对制度本身存在缺陷的,及时进行修正,让“老虎”无机可乘、“苍蝇”无缝可钻。
在制度执行上,要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使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6.党委主体责任有哪些内容
党委的主体责任,主要是加强领导,选好用好干部,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而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就必须正确认识主体责任。
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怎么管、怎么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就是管党治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各级党委要深刻认识落实主体责任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忧患意识,坚守责任担当,决不能只重业务而不抓党风,只看发展指标而不抓惩治腐败,真正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主体责任、担当主体责任。 主体责任是分内责任。
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要牢固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理念,自觉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努力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蔚然成风。
主体责任是全面领导责任。要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党组)领导成员都要坚持“一岗双责”,既要抓好主管、分管的业务工作,又要加强对主管、分管的地区和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发现、督促纠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7.党委应履行的监督职责有哪些
百度文库: (1)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明确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在党内监督方面的任务和要求; (2)制定贯彻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工作决议、决定的措施,研究解决党内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3)对党委常委、委员,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4)对下一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 (5)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监督上级党委、纪委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派出的工作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对所属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
8.谈谈党委在履行主体责任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一)责任分解公示。各级党委(党组)每年度都要按照工作分工,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分解方案以党委(党组)文件印发,于每年3月底前报上级纪委备案,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公示。
(二)实行签字背书。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每年要向上级党委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党委(党组)、政府其他班子成员也要围绕履行“一岗双责”、个人廉洁自律等方面,与同级党委(党组)书记签订廉政建设责任状,并进行公开公示。
(三)定期提示督办。各级党委(党组)每季度对下级党委(党组)以“提示卡”形式提醒牢记和履行好主体责任,以“督办卡”形式督促落实好阶段性任务,以“整改通知书”形式督促整改未落实到位的工作任务。
(四)定期廉政约谈。将每季度第一周的周五定为廉政约谈日,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约谈班子成员、下一级党政“一把手”,领导班子成员约谈分管联系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对群众反映大的同志,要随时约谈、重点约谈。通过个别约谈、集体约谈、任职约谈、重点约谈等,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
(五)定期报告情况。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双报告”制度,各级党委(党组)要在年中和年末两次向上一级党委和纪委以书面形式报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
(六)民主生活会报告制度。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纳入年度民主生活会报告内容,接受批评和群众评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有问知识网 » 党委履行的职责有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