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条软件缺陷(或者叫Bug)记录都包含了哪些内容
缺陷管理的作用在于,一是记录以便以后满足统计分析等需要,二是有助于重现问题以便定位及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缺陷报告自然是能够记录越多的细节越好,包括测试环境、软件版本、所用工具及版本号、测试用例的信息、出错前所执行的操作步骤、出错时相关信息和日志,等等很多。
但是要真正做到捕获的都是有用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只能从故障现象入手去记录相关信息,而问题的根源可能与之相隔甚远,来回折腾其实是非常耗时、耗资源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发现问题之后马上debug,开发测试在一块来解决问题,这是最经济实惠的办法。
我个人非常喜欢敏捷软件开发的方式,开发测试在同一个团队里面。发现缺陷后可以即刻查看、定位、调试修复问题。而后在不得已的时候,例如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此问题,再进行记录。
2.完整的Bug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1。
描述(Description),简洁、准确,完整,揭示错误实质,记录缺陷或错误出现的位置描述要准确反映错误的本质内容,简短明了。为了便于在软件错误管理数据库中寻找制定的测试错误,包含错误发生时的用户界面(UI)是个良好的习惯。
例如记录对话框的标题、菜单、按钮等控件的名称。 2。
明确指明错误类型:布局、翻译、功能、双字节根据错误的现象,总结判断错误的类型。例如,即布局错误、翻译错误、功能错误、双字节错误,这是最常见的缺陷或错误类型,其他形式的缺陷或错误也从属于其中某种形式。
3。短行之间使用自动数字序号,使用相同的字体、字号、行间距短行之间使用自动数字序号,使用相同的字体、字号、行间距,可以保证各条记录格式一致,做到规范专业。
4。UI要加引号,可以单引号,推荐使用双引号UI加引号,可以容易区分UI与普通文本,便于分辨、定位缺陷或错误。
5。每一个步骤尽量只记录一个操作保证简洁、条理井然,容易重复操作步骤。
6。确认步骤完整,准确,简短保证快速准确的重复错误,“完整”即没有缺漏,“准确”即步骤正确,“简短”即没有多余的步骤。
7。根据缺陷或错误类型,选择图象捕捉的方式为了直观的观察缺陷或错误现象,通常需要附加缺陷或错误出现的界面,以位图的形式作为附件附着在记录的“附件”部分。
为了节省空间,又能真实反映缺陷或错误本质,可以捕捉缺陷或错误产生时的全屏幕,活动窗口和局部区域。 为了迅速定位、修正缺陷或错误位置,通常要求附加中英文对照图。
8。附加必要的特殊文档和个人建议和注解如果打开某个特殊的文档而产生的缺陷或错误,则必须附加该文档,从而可以迅速再现缺陷或错误。
有时,为了使缺陷或错误修正者进一步明确缺陷或错误的表现,可以附加个人的修改建议或注解。 9。
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在提交每条缺陷或错误之前,检查拼写和语法,确保内容正确,正确的描述错误。10。
尽量使用业界惯用的表达术语和表达方法使用业界惯用的表达术语和表达方法,保证表达准确,体现专业化。11。
通用UI要统一、准确错误报告的UI要与测试的软件UI保持一致,便于查找定位。 12。
尽量使用短语和短句,避免复杂句型句式软件错误管理数据库的目的是便于定位错误,因此,要求客观的描述操作步骤,不需要修饰性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型,增强可读性。13。
每条错误报告只包括一个错误每条错误报告只包括一个错误,可以使错误修正者迅速定位一个错误,集中精力每次只修正一个错误。 校验者每次只校验一个错误是否已经正确修正。
转载请注明出处有问知识网 » bug记录包含哪些内容